竹类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识别要点(2)

竹秆

竹子的茎特称为秆或竿,是竹子的主体,由秆身、秆基、秆柄三部分组成。 不同种类的竹子的竹秆差异十分显著,在竹子的分类识别中非常重要。

(1)秆身(culm-trunk) 竹秆的地上部分,通常端直,圆简形,中空、有节(node),二节之间称为节间(internode)。每节有彼此相距很近的二环,下环称为箨环(sheath-node),系秆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;上环为秆环(culm-node),为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。两环痕间称为节内(intranode),秆内的木质横隔壁(diaphragm)即着生于此处,使秆更加坚固。随竹种的不同,节间长短、数目及形状有所变化[……]

点我继续哦^_^

竹类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识别要点(1)

竹子是禾本科,竹亚科的植物。大部分的竹子地上部分发生木质化,地下部分由竹鞭相连接。竹鞭上有芽,芽出土称为笋(竹秆),未出土则为鞭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较少开花结实。

地下茎

地下茎可以分为

单轴散生——散生竹,母竹秆基上的侧芽只可以长成根状坚,即竹鞭。竹鞭细长,在地下能作长距离横走,具节和节间,节上有鳞片状退化叶和鞭根。每节通常有一枚鞭芽,交互排列,有的鞭芽抽长成新竹鞭,在土中蔓延生长,有的鞭芽发育成笋,出土长成新竹,其秆稀疏散生,形成成片竹林。竹类经营中称单轴型竹子为散生竹,如刚竹属(Phyllostachys) 。

合轴丛生、合轴散生 ——丛生竹,由母竹秆基上的侧芽[……]

点我继续哦^_^

Linux基础入门

1.目录操作

  • 创建目录 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目录 mkdir $HOME/testFolder
  • 切换目录 使用 cd 命令切换目录 cd $HOME/testFolder
  • 使用 cd ../ 命令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cd ../
  • 移动目录 使用 mv 命令移动目录 mv $HOME/testFolder /var/tmp
  • 删除目录 使用 rm -rf 命令删除目录 rm -rf /var/tmp/testFolder(这个命令操作会把该目录下所有的文件一并删除)
  • 查看目录下的文件 使用 ls 命令查看 /etc[……]

    点我继续哦^_^

早园竹

早园竹(Phyllostachys propinqua McClure)为刚竹属刚竹组的竹类。

茎: 秆高6米,粗3-4厘米,幼秆绿色(基部数节间常为暗紫带绿色)被以渐变厚的白粉,光滑无毛;中部节间长约20厘米,壁厚4毫米;秆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;箨鞘背面淡红褐色或黄褐色,另有颜色深浅不同的纵条纹,无毛,亦无白粉,上部两侧常先变干枯而呈草黄色,被紫褐色小斑点和斑块,尤以上部较密;无箨耳及鞘口繸毛;箨舌淡褐色,拱形,有时中部微隆起,边缘生短纤毛;箨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绿色,背面带紫褐色,平直,外翻;

枝: 每小枝2-3叶;常无叶耳和縫毛;叶舌隆起,先端弧形,有缺裂[……]

点我继续哦^_^

芽竹

秆高达10m,粗6cm;节间最长可达26cm,幼时紫绿色,被白粉,无毛,老秆灰绿色,壁厚3.5~4mm;秆环隆起,高于箨环。箨鞘淡绿紫色、绿紫色或墨绿带紫色,先端有乳白及淡紫色或紫绿色与紫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,疏生刺毛,偶有散生的小斑点;箨耳在秆下部的箨上不发达,在秆上部的则微可见,鞘口具数条绿色直立的䍁毛;箨舌淡绿色,截形或略呈拱形,高2~3mm,边缘密生䍁毛;箨片直立或外翻,秆中、下部者皱曲,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,淡绿色至墨绿色或暗褐色,边缘淡黄色。

小枝具叶2或3;叶耳小,具淡绿褐色至淡黄色长4~6mm的继毛;叶片长6.5~12cm,宽1.1~2cm。笋期4月中、下旬。

产浙江安[……]

点我继续哦^_^